您好!欢迎光临中国·福生寿集团公司官网! [登陆] [注册] 咨询热线:+86-18501777231
福生寿集团
您当前所在位置:新闻列表 > 民办养老院经营尴尬凸显社会养老危机

民办养老院经营尴尬凸显社会养老危机

发布者:福生 发布时间:2016-04-20 浏览量:2329字体大小:【】【】【

    今年大年初一,湖南娄底双峰县“爱心养老院”六旬护工罗仁初因被拖欠半年工资4万多元而迁怒杀人。当天夜里2点钟,他从床上爬起,抄起院子里的红砖,打开一间间房门,把砖头砸向老人。制造了一起血腥惨案,致使受18老人受害,其中死亡8人,另有6人重伤住院(3月29日腾讯新闻)。

  以这种残忍极端手段杀死老人来报复养老院老板拖欠工资案件虽属个案,但案件背后民营养老院惨淡经营现状不得不引发人们深思。如果“爱心养老院”经营收益不错、哪怕至少能做到收支平衡,也不至于拖欠护工工资,这起血腥惨案就不会发生;退一步,如果各级政府在民营养老机构经营出现入不敷出、陷入经营亏损时,建立亏损补贴等救助机制,这一杀死老人惨案就不会发生。可这一切只是假设,不幸的一幕不可避免地发生,让人扼腕叹息。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未富先老”,在国家尚未建立起足够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之时,“银发浪潮”已席卷神州大地。中国老龄研究中心主任党俊武提到了两个数字,第一个是老龄委此前公布未来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到2053年将达到4.87亿;第二个数字是失能老人以及半失能老人,目前这一数字已有3300万,这足以表明中国未来社会将深陷养老窘境。而与之对应的是我国公办养老机构供不应求,一床难求已成大多数城市养老现实。以沈阳为例,全市人口810多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152万,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二十,老龄化情况危急。但沈阳公立养老机构,仅能满足10%有需求的老人入住。再如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有1000多张床位,但有2万多人排队等待,而每年只有50张床位会空出,有生之年排上号希望渺茫。同时,还有一种极不协调养老现象是,公办养老机构大都沦为有身份、有级别政府退休公务员的“福利”,一般普通民众根本不可企及,真正需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有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老人陷入无老可养的“被遗弃”状态,真叫人揪心。

  好在中国政府也看到了养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也意识到了单靠政府投入养老机构无法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严重性,为扭转养老不利局势,相继出台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养老领域政策,如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19号文件,鼓励提倡民营资本投资社会养老机构;2005年,民政部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规定社会办福利机构将享受优惠地价,用水、用电、电信业务也将全部享受政府优惠政策。近两年政府又出台了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社会养老及健康服务业领域政策。应该说,中央政府看准了方向,制定的政策也对路了,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一些民营资本贸然进入了养老产业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效益不理想,盈利的少,勉强维持或陷入盈亏状态的多,让民营养老机构深陷泥潭,难以自拔。如民政部今年1月公布数据显示,一半以上(51%)的民办养老机构收支只能持平,还有40%的民办养老机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能赚钱的只有不足9%。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十分罕见。民营养老机构惨淡经营现状,对未来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无异于“晴天霹雳”,可能会让更多民资望而生畏、望而却步,这对未来中国社会养老无疑是雪上加霜;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增长境遇下,随着中国抚养比提高,尤其中国独生子女阶层将进入抚养行列,家庭养老将难堪重负,中国养老矛盾和问题将更加突出,这绝非危言耸听。

  而造成民营养老机构经营如履薄冰是因为对入住养老院老年人收费低引起的?非也。就拿案中“爱心养老院”收费来说,每位老人每月收取1500至2200元不同价位,已经相当高了,这个价格水平已让当地老人难以承受,因为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8680元,平均每个月也就1500元左右。而为何还亏损?关键在于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地方民政部门力量有限,在与各种权力部门利益博弈中缺乏足够话语权,如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民办养老院本就应该与公办养老院一样,享受用水用电优惠政策,但一直以来,大多数民营养老院承担着高出一大截的商用标准,大大提高了经营成本,成了民营养老院亏损的重要原因。同时,按照一些地方政策规定,无论民办还是公办养老机构,都可以申请床位补贴,但在实践中,很多民营养老机构却拿不到任何补贴,只能望梅止渴。此外,越是边远地区民营养老院,因为入住老年人少,导致养老院空床率高,据一项调查发现空床率普遍集中在40%至50%之间。且由于亏损又要压低成本,请不起专业护工,只能用年纪偏大、完全无任何护理知识的中老年人,又造成不少护理事故、虐待事件,让人更不敢选择把老人送往民营养老院,空床率继续升高,亏损更加严重,导致了民营养老院经营恶性循环。

  显而易见,民办养老院经营陷入尴尬实质凸显了整个社会养老危机,一边是民营养老院因为经营亏损,使大量民营资本从其抽身,无疑给刚刚兴起的民营养老产业致命一击,也会让整个民营养老产业陷入停止或萎缩状态;一边又会使数以亿计的老年人找不到适合的养老院,难以享受应有养老服务和做人尊严,无法摆脱晚景凄凉下场,使中国养老陷入更加危机四伏局面,影响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为此,对民营养老院建设与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再也不应熟视无睹了,应从两方面加大改革和制度落实力度:首先,改革现有公立养老机构的“养老职能”,将其定位为社会底层、最缺乏经济能力的困难老人服务,如孤寡、失能、高龄老人,让其充分享受政府关怀和社会温暖;而让原退休干部从其中退出并转而入住民营养老机构,以释放一部分公立养老院床位给真正有需要的人,也可以把这部分被排除出去的权贵群体挤向民办养老院,带活民间市场。其次,改变民营养老机构本质是为了赚钱的老观念,把该落实的各项政策比如国家补贴、减免优惠税费政策落实到位,不管民营资本投资养老机构的动机如何,其发挥的社会实际意义依然是在做慈善,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不能找各种借口拖延或阻挠相应补贴优惠政策的实施,让国家政策为民营养老机构正常运作增添足够燃料。

上一篇: 2035年我国或步入超老龄社会 提前布局养老理财预防“银发贫困” 下一篇: “互联网+”思维为银发老人创养老“护联网”